MLB賽程全解析:從例行賽到季後賽的完整指南
一、MLB賽季基本架構
美國職棒大聯盟(Major League Baseball, MLB)作為全球最高水準的職業棒球賽事,每年吸引無數球迷關注。完整的MLB賽季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 例行賽(Regular Season) 和 季後賽(Postseason) 。理解MLB賽程安排對於追蹤比賽、規劃觀賽行程至關重要。
MLB例行賽時間
MLB例行賽通常從 每年3月底或4月初 開打,一直持續到 9月底或10月初 。2023年賽季於3月30日揭開序幕,而2024年賽季則計劃於3月28日開幕(首戰在韓國首爾舉行)。每個球隊在例行賽期間需要進行 162場比賽 ,這是所有職業運動中最密集的賽程之一。
分區與聯盟制度
MLB目前共有 30支球隊 ,分為兩個聯盟:
- 美國聯盟(American League, AL) :15支球隊
- 國家聯盟(National League, NL) :15支球隊
每個聯盟又分為三個分區:
- 東區(East)
- 中區(Central)
- 西區(West)
這樣的結構決定了各隊的對戰組合和賽程安排。每支球隊與同分區對手交戰的次數最多,其次是同聯盟其他分區的球隊,最後才會跨聯盟對戰其他聯盟的球隊。
二、MLB例行賽賽程安排原則
MLB賽程的編排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,需要考慮多種因素:
1. 分區內對戰
每支球隊會與同分區的4支對手球隊進行 約19場比賽 (具體場次每年可能略有調整),其中: - 主場系列賽:約9-10場 - 客場系列賽:約9-10場
這意味著一支球隊與同分區對手的比賽就佔了約76場,幾乎是賽季的一半。
2. 同聯盟跨分區對戰
與同聯盟但不同分區的球隊對戰安排如下: - 對其中一個分區:6-7場(主客各1個系列賽) - 對另一個分區:6-7場(主客各1個系列賽)
這樣的安排確保了球隊與同聯盟所有對手的交戰機會。
3. 跨聯盟對戰
每支球隊還會與另一個聯盟的一個分區進行 約20場的跨聯盟比賽 。近年來,MLB增加了跨聯盟比賽的比例,讓球迷有更多機會看到不同聯盟強隊的對決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每年都會安排 「地鐵大戰」(Subway Series)、「風城大戰」(Windy City Series) 等同城市跨聯盟對決,這些比賽往往是最受球迷期待的賽事之一。
4. 特殊比賽安排
- 開幕戰(Opening Day) :每年3月底或4月初,所有球隊在同一天或數天內展開新賽季
- 獨立日(7月4日美國國慶) :通常安排多場日間比賽
- 傳統雙重賽(Traditional Doubleheaders) :一日兩戰,現已較少見
- 「球員週」(Players Weekend) :球員可以穿著印有暱稱的特別版球衣
三、MLB季後賽完整賽制解析
MLB季後賽是整個賽季的高潮,也是網友最常搜尋的賽程相關問題。近年來,MLB季後賽制度經歷了幾次重大變革,2022年起實施最新版本的季後賽制度。以下詳細解析:
季後賽參賽資格
如今共有 12支球隊 能晉級季後賽(美聯和國聯各6支),資格獲取方式如下:
- 分區冠軍(Division Winners) :每個聯盟3個分區的第一名,共6支(美聯3支+國聯3支)
- 外卡球隊(Wild Card Teams) :每個聯盟戰績最佳的三支非分區冠軍球隊,共6支(美聯3支+國聯3支)
季後賽階段安排
MLB季後賽分為四個階段進行:
1. 外卡系列賽(Wild Card Series)
- 時間 :例行賽結束後3天內開始,通常在10月第一週
- 對戰組合 :
- 每個聯盟的3號種子(戰績最差的分區冠軍)vs 6號種子(戰績第三的外卡球隊)
- 4號種子(戰績最佳的外卡球隊)vs 5號種子(戰績第二的外卡球隊)
- 賽制 :3戰2勝制,全部在戰績較佳球隊的主場進行
- 特殊規則 :沒有休息日,連續三天比賽
這個階段最常出現「下剋上」的結果,因為短期系列賽的變數極大。
2. 分區系列賽(Division Series, ALDS/NLDS)
- 時間 :外卡系列賽結束後2天內開始
- 參賽隊伍 :
- 每個聯盟的1號和2號種子(戰績最佳的兩個分區冠軍)自動晉級
- 外卡系列賽的兩支勝隊
- 對戰組合 :
- 1號種子 vs 外卡系列賽勝隊中戰績較差者
- 2號種子 vs 外卡系列賽勝隊中戰績較佳者
- 賽制 :5戰3勝制,採用2-2-1的主客場安排(戰績較佳球隊擁有第1、2、5場主場)
3. 聯盟冠軍賽(Championship Series, ALCS/NLCS)
- 時間 :分區系列賽結束後2天內開始
- 參賽隊伍 :分區系列賽的兩支勝隊
- 賽制 :7戰4勝制,採用2-3-2的主客場安排(戰績較佳球隊擁有第1、2、6、7場主場)
這個階段將決定美聯和國聯各自的冠軍,獲勝者將晉級世界大賽。
4. 世界大賽(World Series)
- 時間 :聯盟冠軍賽結束後約4-5天開始,通常在10月底至11月初
- 參賽隊伍 :美聯冠軍 vs 國聯冠軍
- 賽制 :7戰4勝制,採用2-3-2的主客場安排
- 主場優勢決定:自2017年起改為由戰績較佳球隊獲得,而非過去的明星賽勝負決定
世界大賽的賽程會盡量安排在週末以利收視,若遇到天氣因素可能會延期。歷史上曾有世界大賽因雨延遲到11月才舉行完畢的情況。
特殊狀況處理
季後賽期間若遇比賽因天氣等因素無法進行,MLB會根據以下原則處理: 1. 盡量在第二天安排雙重賽補賽 2. 若系列賽因此延長,後續賽程會相應調整 3. 世界大賽若打到第7場且遇延賽,可能會創造「11月世界大賽」的罕見情況
四、2023-2024 MLB重要賽程時間點(範例)
以下以2023-2024賽季為例,說明關鍵日期:
2023年季後賽(已完成)
- 例行賽結束:10月1日
- 外卡系列賽:10月3日-5日
- 分區系列賽:10月7日-14日
- 聯盟冠軍賽:10月15日-24日
- 世界大賽:10月27日-11月1日
2024年賽季(預計)
- 韓國首爾系列賽(道奇vs教士):3月20日-21日
- 正式開幕戰:3月28日
- 明星賽:7月16日(德州阿靈頓)
- 交易截止日:7月30日
- 例行賽結束:9月29日
- 季後賽開始:10月1日
- 世界大賽:10月22日-11月2日(預估)
五、觀看MLB賽程的實用資源
想隨時掌握最新MLB賽程,以下幾個管道最為可靠:
- MLB官方網站(mlb.com) :
- 提供完整的賽程表
- 可依球隊、日期篩選
-
直接連結購票系統
-
ESPN MLB賽程頁面 :
- 整合賽程與即時比分
- 提供電視轉播資訊
-
有中文版介面
-
棒球數據網站(如Baseball-Reference、FanGraphs) :
- 詳盡的歷史賽程資料
-
進階數據分析
-
球隊官方App :
- 各隊專屬的賽程推播
-
獨家賽前報導
-
台灣的體育新聞平台 :
- 緯來體育台、愛爾達體育台轉播表
- 中文解說的場次資訊
六、影響MLB賽程安排的因素
MLB賽程看似固定,但其實每年都會微調,主要考慮以下因素:
- 氣候因素 :
- 北方球隊(如芝加哥小熊、波士頓紅襪)4月和10月的比賽會盡量安排客場
-
穹頂球場或多雨城市會安排更多同區對手在此時來訪
-
球場共享 :
- 奧克蘭運動家與NFL突擊者隊共用球場時需配合NFL賽程(2023年後不再適用)
-
多倫多藍鳥的羅傑斯中心有時需轉換為足球場地
-
特殊活動 :
- 主場城市舉辦政治活動、演唱會等
-
球場本身維修工程
-
國際賽事 :
- 倫敦系列賽、墨西哥城系列賽等海外賽
-
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)年會壓縮春訓時間
-
勞資協議 :
- 最新勞資協議要求更多休息日
- 減少連續比賽天數以保護球員健康
七、MLB賽程與台灣球迷的關係
對台灣球迷而言,理解MLB賽程有幾個實際好處:
- 規劃觀賽時間 :
- 台灣時間與美東差12小時(夏令時差12小時,冬令時差13小時)
-
美西比賽較適合台灣觀眾(上午7-10點開打)
-
追蹤台灣選手 :
- 掌握張育成、鄧愷威等台灣球員的出賽時間
-
關注林昱珉、李灝宇等農場新秀的升遷時機
-
參與國際賽事 :
- 世界大賽期間台灣常有觀賽派對
-
海外賽如首爾系列賽是親臨現場的好機會
-
Fantasy Baseball策略 :
- 了解球隊的客場之旅、休息日安排
- 掌握雙重賽時的投手輪值變化
結語
MLB賽程的複雜程度反映了這項運動悠久歷史與現代商業需求的平衡。從162場磨人的例行賽,到緊張刺激的季後賽短兵相接,每一年的賽程安排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。了解這些賽程背後的邏輯,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專業地欣賞比賽,也能在與朋友討論時展現深入的棒球知識。下次當你規劃觀賽行程或參與季後賽預測時,不妨回想這篇文章提供的賽程知識,相信會讓你的MLB觀賽體驗更加豐富精彩!